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作為輔導員隊伍的代表,在此發言。心情很激動,也很忐忑,自12年工作至今,我在輔導員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0年,10年里,雖然在領導們的關心、指導下,和同事、學生們一起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與學校對優秀人才的期望相比,與名師大咖們的項目、成果相比,我還有很遠的差距。
作為一名輔導員,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我們更多的,也許就是和學生待在一起,開展思想引導、管理日常事務,做好獎助勤貸,指導班團建設,應對危機事件等等,和科技沒有太多的關聯。下面,我想向在座的各位,特別是輔導員同仁們分享下我在醫專的成長經歷,分享的目的不是匯報我的成績,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乃至碰撞出一些火花,在學校新的藍圖中,我們作為輔導員,如何服務于學校的科技創新。
大家也許都不會否認,任何工作的開展和成績取得,都離不開平臺,我的成長也離不開學校、學院提供的平臺,特別是青愛工程這個平臺?;叵?012年年底,學校馬上要啟動青少年艾滋病教育工程項目,每個學院要安排一名專責教師來負責此項工作,由于學院其他幾位輔導員除了本職帶班工作外都身兼多職,于是我做起了高校艾滋病防治宣傳這項工作,當時我也沒想到,這項工作,一干就是10年。10年里,我和防艾宣講團的同學們一起,創新宣講形式,將防艾的知識、國家關艾的政策和防艾警示教育融入到小品、詩歌、快板、相聲等表演中,寓教于樂地向青年學生、社區居民、戒毒所學員開展防艾宣講。剛開始的那幾年,我常常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蠻勁,帶著成冊的工作匯編,到市衛健委疾控處、沙區疾控中心、重慶市健教所去推介我們的宣教活動,希望借力他們的平臺,來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從厚著臉皮求朋友幫忙去他們的學校做宣講,再到現在與沙區疾控、璧山區疾控、江津區疾控簽訂服務協議常態化協助疾控中心在轄區高校開展防艾宣教,10年來,我和團隊成員一起,累計在校內外開展宣教150余場,累計宣教學生80000余人次,活動被重慶新聞聯播、重慶衛視法制頻道、重慶日報、人民網等媒體報道。我還清晰地記得,在學校的支持下,防艾宣教項目于2014年立項了第一個科研項目,這也是我在學校立項的第一個科研項目,這應該便是我與科技這個詞的第一次邂逅。接著便是以防艾、性教育為主題進行發散和延伸,陸續立項了沙區科技局的科普項目、市社科規劃版科普項目、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市青年愛不艾項目、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高校防艾基金項目等等。10年來,防艾宣教項目及創作的防艾科普作品獲得國家級榮譽3項,市級以上榮譽30余項,育人案例評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高職德育工作優秀案例,項目被重慶市科技成果轉換促進會確定為科技成果。
10年的輔導員經歷讓我體會到,作為輔導員,只有靜下心,沉住氣,多思考,立足于本職工作,守正篤實,久久為功,不斷嘗試將實際工作進行成果轉化,工作才能有所突破?;厥琢髂?,雖然在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這里面有我個人的努力,但更多的離不開各位領導的關心,同仁們的幫襯,離不開學校給予的相對開放的平臺和輔導員職稱晉升的相關政策?,F在,學校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正當我們揚帆破浪;重任已在肩上,更需我們策馬加鞭。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謝謝大家。